讀特客戶端·深圳新聞網2023年4月27日訊(讀創/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袁靜嫻)神經酰胺被譽為“屏障之王”“保濕之王”,在皮膚屏障修復和保濕中起到重要作用。為加強皮膚抗老化功能,恢復皮膚水分,近年來,越來越多美妝護膚企業把神經酰胺加入到面膜、水乳、面霜等護膚品中。然而,神經酰胺的測定和制備一直被國外“卡脖子”,中國美妝企業難以獲得神經酰胺市場話語權。
現在,一家來自深圳的高科技企業向護膚品行業這一“空白”發起挑戰。4月26日,記者獲悉,深圳市迪克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推出了第一款原創EOP神經酰胺、第一款中國植物源神經酰胺-橄欖神經酰胺,形成了迪克曼生物原創的神經酰胺體系,讓神經酰胺研發賽道真正有了國產品牌身影。
(相關資料圖)
填補神經酰胺評價“尺子”空白
迪克曼生物成立于2019年,由南方科技大學業界導師楊超文創立并擔任總經理。一直從事小分子研究的楊超文發現,皮膚角質層中雖然有超過1000種神經酰胺,其作為化妝品核心原料被廣泛使用,但因研發與功效評價工具、制備技術等一直被國外幾所大公司所壟斷,我國一直未能單獨制備和測定神經酰胺。
為改變這種現狀,迪克曼生物首先破局的是神經酰胺功效評價工具被“卡脖子”這一難題。據介紹,神經酰胺的結構特性決定了其溶解性較差、從而細胞的耐受性低,導致進行生化實驗是一項巨大挑戰性工作,國內企業缺少了神經酰胺功效評價的尺子,難以實現神經酰胺研發創新?;诖?,迪克曼生物與國內的高校等科研機構合作,在技術突破上,通過產學研等方式,開發出一套產品功效測試方法,找到了產品評價的“尺子”,從而彌補了行業空白。
同時,通過對已知神經酰胺的研究,探索出了神經酰胺的功效差異,為配方師提供了用料指導;在制備技術方面,迪克曼生物則通過現代藥物合成技術,精準設計和構建神經酰胺分子;通過納米、液晶、分子膠囊技術,提供神經酰胺的應用解決方案等。
神經酰胺有了“國產”一席
2022年,迪克曼生物開發了第一款原創EOP神經酰胺和橄欖神經酰胺。其中,EOP神經酰胺是目前發現的屏障修復和保濕最強的神經酰胺,橄欖神經酰胺則是第一款純綠色中國植物源神經酰胺,被發現具有多維度抗衰新功效。同時,在此基礎上,迪克曼生物又構建了青刺果油神經酰胺、葡萄籽油神經酰胺、亞麻籽油神經酰胺等幾十種以植物油為原料的植物源神經酰胺家族,成功解決了中國企業無法自主測定和制備神經酰胺的“卡脖子”難題。
“EOP就像一堵厚墻一樣,能更好地鎖住水分和營養物質”。楊超文介紹,擁有更高溶解性的神經酰胺EOP,其羥基更有機會通過酯鍵或者共價鍵與細胞表面蛋白連接,進一步從化學層面發揮細胞間粘合劑的作用,從而更好地保濕和守護屏障。
以行業認知度最高的神經酰胺3和神經酰胺3B為例,組織修復的實驗數據證明,神經酰胺EOP在濃度在0.5mM/L時,細胞活力達到122.3%,表現出非常明顯的促進細胞增殖效果,愈合能力明顯高于神經酰胺3/3B,具備明顯組織修復潛力,且在高達1mM/L的濃度范圍內,無細胞毒性,表現出非常好的生物安全性。
此外,據楊超文介紹,迪克曼生物不僅系統性開發了植物源神經酰胺,挖掘了抗衰新功效,還實現了通過精準嫁接技術,將市場已知熱點功效產品升級換代為神經酰胺衍生物,包括阿魏酸神經酰胺、傳明酸神經酰胺、依克多因神經酰胺、視黃酸神經酰胺等幾百種神經酰胺衍生物,有助于解決原有熱點功效產品的刺激性大、溶解性不夠等問題。
全球神經酰胺市場規模正穩步增長
近年來,隨著關注護膚品成分的“成分黨”增多,被用來保濕抗衰老的神經酰胺也越來越火,在小紅書上相關的筆記已經超過16萬篇。
需求帶動了市場增長,據相關調研機構數據,2020年全球神經酰胺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.6億美元增長至2.88億美元,正在穩步增長,預計2023年全球神經酰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.33億美元。
“隨著神經酰胺在化妝與護膚品領域越來越被品牌重視、消費者認可,以及神經酰胺在醫美和食品領域的應用拓展,神經酰胺會成為下一個透明質酸,又是一個100億規模的單一品類”,楊超文說。
今年以來,從原料商到美妝護膚品牌都紛紛開始布局和發力神經酰胺賽道。楊超文表示,目前,迪克曼生物已申請40項神經酰胺專利成果,未來,瞄準消費者需求與品牌痛點,迪克曼將在搭建共創平臺等方面,持續開拓并深化與美妝護品品牌的合作,共同解決神經酰胺“卡脖子”的核心原料難題,為國產品牌破局神經酰胺賽道努力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