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設立三大賽道,將歷時5個月
讀特客戶端·深圳新聞網2023年4月28日訊(深圳商報記者王海榮)4月27日,由深圳市科創委、鵬城實驗室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(AITISA)共同舉辦的第四屆全國人工智能大賽啟動儀式在鵬城云腦·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研討大會上舉行。
記者從儀式上獲悉,深圳市目前已經形成了覆蓋基礎層、技術層和應用層的人工智能產業鏈,涌現出一大批人工智能領軍企業。全國人工智能大賽自2019年創辦以來,賽事規模及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,迄今已吸引來自20個國家的1萬多支隊伍參與競技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介紹,作為國內首個全面自主可控的E級智能算力平臺,“鵬城云腦”不斷迭代,當前的性能以及人工智能算力水平達到國際領先。他表示,未來“鵬城云腦”將繼續以開放共享和支撐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,做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底座,發揮AI技術平臺的作用,助力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。
本屆大賽依托鵬城云腦重大科技基礎設施,為選手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和比賽環境。共設立三大賽道,分別面向人工智能、通信、智能視覺、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技術人才與創新團隊,發布具有挑戰性的賽題。
其中,賽道一為“AI+無線通信”,該賽道基于無線地圖的無反饋通信系統設計,挖掘無線大數據中的隱藏地理信息,利用AI射頻地圖使能高效信息傳輸,進一步提升空口資源使用效率,為下一代無線接入網(RAN)技術提供理論支撐與技術驗證;賽道二為“AI+視覺特征編碼”,該賽道從典型機器視覺任務入手,針對人眼視覺、機器視覺多任務,提升任務精度,考察數據壓縮與視覺分析的綜合性能;賽道三為“AI+視頻質量評價”,該賽道面向更高分辨率、更高幀率、更高比特數、更廣色度范圍視頻序列和更專業的主觀標簽數據集,研發與主觀感知視頻質量有更高相似度的創新算法,取代主觀評價質量。
賽事將歷時5個月,采用線上賽和線下賽的方式,每個賽道挑選100支隊伍進入復賽,10支隊伍進入決賽。大賽包括3個賽項,單個賽項獎金178萬元,3個賽項獎金共計534萬元。按大賽規則完成比賽,且決賽最終成績排名第一的隊伍可獲得50萬元獎金,如其參賽方案有重大創新和突破,且被鵬城實驗室重大攻關項目采用,可再獲得50萬元突出貢獻獎勵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