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4月27日,“彩云之‘滇’——古滇國青銅文化展”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開幕。展覽精選云南省博物館、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和昆明市晉寧區博物館近150件文物,展現了距今兩千多年的滇國遺跡和異彩紛呈的青銅文化。
滇,是云南省的簡稱,原為古代滇池畔的一個族群。隨著晉寧石寨山、江川李家山、呈貢天子廟、昆明羊甫頭等多個滇文化遺址的相繼發掘,出土了上萬件青銅器,讓曾在史籍中神秘一現的古滇國露出真顏。
“古滇國的青銅器是在本地青銅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地方特色比較濃郁,跟中原青銅器差別很大,屬于兩種不同的文化系統?!鄙轿鞑┪镌呵嚆~館部青銅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陳凱表示,中原青銅器莊重肅穆、嚴謹工整,滇國青銅器鮮活靈動、灑脫隨性。
據了解,滇國青銅器以貯貝器、銅鼓、扣飾、兵器、生產工具為主,內容取材不拘一格,盡現社會百態,具有生活氣息,創作風格高度寫實、開放自由。古滇國沒有文字,但滇人將歷史凝鑄于青銅器,如情景再現,將遙遠卻又真實的滇國之貌生動呈現。造型奇異、審美獨特、鑄工精細的滇國青銅器,豐富了大眾對西南地區各古老民族的認知。
本次展覽在內容結構上進行了大膽創新,從滇國社會面貌、精神世界、民族融合三個維度劃分為“滇土·滇人”“神祇·世間”“互鑒·融合”三個單元。
本次展覽展期至8月13日。展覽期間,山西青銅博物館將陸續開展“文物涂色”“我的滇國日記”互動體驗、“滇國小課堂”“樂舞小夜燈”制作體驗等教育活動,并在線上推出直播講解、360全景展示、“看展進行時”科普短視頻等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