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中國網4月27日訊(記者 張艷玲)“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本是一個疾病,共病也就意味著共患。讓患者從共病管理中獲益,還需多方共同努力?!苯?,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、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、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安貞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馬長生,在以“糖心共管‘心’策略,早診早治‘心’方向”為主題的圓桌對話會上,就共病管理新模式進行探討。

馬長生表示,糖尿病是“泛血管疾病”,糖尿病主要危害來自血管并發癥,大血管病變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,微血管病變是致殘的重要原因。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33.9%,而其中94.9%的是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?。ˋSCVD),所以,糖尿病預防重點是在預防血管病變,尤其是大血管病變。

馬長生認為,慢病防控達標率、控制率等的提升是國民之福。我國近十年慢病防控的知曉率、治療率、控制率大幅度提高,尤其是在高血壓防控方面,西方發達國家高血壓疾病防控的達標率平均為50%,最高約為60%,而我國十年前的達標率只有不到10%,現在,農村地區的達標率已提升到20%,城市為30%,上海、杭州等城市,達標率可能已超過30%到40%左右,雖然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,但已是巨大進步。

“我國慢病防控的三個率在這樣趨勢下,有望在十年后達到發達國家水平?!瘪R長生說。

三位專家指出,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,慢病共管勢在必行。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指出,患者、基層醫務工作者對慢病共管缺乏認識,以及學科的孤立性使慢病共管目前存在一定障礙,同時社交媒體科普內容缺乏嚴格審核機制,使慢病共管的民眾普及更加艱難。為解決這一現狀,專家科普書籍在基層的普及、權威媒體的科普宣傳等,將為慢病共管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。

“讓患者從慢病共管中獲得共生,是每一個內分泌和心血管工作者要做的事情?!惫⑿卤硎?,過于孤立地劃分科室和系統不利于更好促進人民健康?!昂笠唤淌谥熬椭赋?,就科室而言本應沒有內分泌科,心內科就是心血管和內分泌內科。今天,我們更該意識到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本就是一個疾病,共病也就意味著共患?!?/p>

三位專家一致認為,讓患者從共病管理中獲益最大,還需多方共同努力。目前,診治理念和方式已發生深刻變化,綜合防治優化之路勢在必行。未來,全科醫生的培養、多學科的綜合管理、患者及醫生慢病管理意識的提升等,對于慢病管理的落地至關重要。

“未來,慢病管理需要站得更高,覆蓋的范圍更廣,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健康的綜合性管理?!蹦噶x明說。

關鍵詞: